电梯香烟案
电梯香烟案发生在2017年5月2日,当时段某与杨某先后进入郑州市金水区某小区的5号楼1单元电梯内。段某在电梯内吸烟,杨某上前进行劝阻,二人因此发生争执。几分钟后,段某突发心脏病去世。段某的家属随后将杨某告上法庭,要求赔偿40余万元。
2017年9月4日,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,认为杨某的行为与段某的死亡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,但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,适用公平原则,判决杨某补偿段某家属1.5万元。
段某的家属不服一审判决,提出上诉。2018年1月23日,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公开宣判,认为杨某劝阻吸烟的行为合法、正当,符合公序良俗,是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,驳回了死者家属的诉讼请求,并撤销了一审判决中要求杨某补偿1.5万元的判决。
二审法院指出,杨某的行为方式理性、平和,并无不当,与段某的死亡结果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,不应承担任何民事责任。该判决强调了正当劝阻行为的合法性,认为劝阻吸烟是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,不应因劝阻行为而承担赔偿责任。
综上所述,电梯香烟案经过二审改判,最终认定劝阻吸烟者杨某无需承担赔偿责任,这一判决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认可。你有没有想过,那个小小的电梯,竟然能成为引发大事件的舞台?没错,说的就是那些在电梯里吸烟的“勇士们”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“电梯香烟案”,看看这些烟民们是如何在电梯这个小空间里,制造出大风波的。
一、烟头引发的“小火灾”
你知道吗?在电梯里抽烟,就像是在玩火自焚。不信?那就来看看这些案例吧!
案例一:绍兴的某男子,在电梯里吞云吐雾,结果被劝阻后,竟然和劝阻者一起被带到派出所。这还不算完,他的烟头还差点引发火灾,电梯里的纸箱被点燃,损失九万余元。
案例二:上海的某男子,在搬运纸箱时嘴里叼着香烟,烟灰掉落,纸箱冒烟,最终引发火灾。这起事件,让他不仅要赔偿损失,还被警方拘留。
这些案例告诉我们,电梯里的烟头,就像一颗定时炸弹,随时可能引发火灾,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
二、二手烟的“隐形杀手”
你以为在电梯里抽烟,只是自己受罪吗?不,你还在无形中伤害了别人。二手烟,这个隐形杀手,正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。
研究表明,二手烟中含有焦油、阿摩尼亚、尼古丁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,以及数十种致癌物质。在电梯这个密闭空间里,二手烟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。
案例三:下沙某小区的租户,在电梯里抽烟,让其他业主苦不堪言。物业多次劝阻无效,业主们只能忍气吞声。
这个案例告诉我们,二手烟不仅影响他人健康,还可能引发邻里纠纷。
三、法律制裁的“震慑力”
面对电梯里的吸烟行为,法律也毫不手软。根据《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》,电梯属于公共场所,禁止吸烟。
案例四:自贡一物业在电梯内张贴告示,对吸烟者进行曝光。此举得到了业主们的支持,纷纷表示这样的做法值得推广。
这个案例告诉我们,法律制裁具有强大的震慑力,可以有效遏制电梯里的吸烟行为。
四、电梯劝阻吸烟猝死案
2018年,河南省郑州市发生了一起因电梯劝阻吸烟而引发的猝死案。医生杨某在电梯内劝阻吸烟者段某,两人发生争执。段某情绪激动,心脏病发作,不幸离世。
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,也让人们意识到,在公共场所劝阻吸烟,需要讲究方式方法,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。
五、如何避免“电梯香烟案”
为了避免“电梯香烟案”的发生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1. 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,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2. 加强公共场所的禁烟宣传,提高禁烟意识。
3. 建立健全公共场所的禁烟管理制度,加大对违规吸烟行为的处罚力度。
4. 在电梯内设置禁烟标识,提醒乘客遵守规定。
让我们共同努力,还电梯一个清新的环境,让“电梯香烟案”成为过去式!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烟选网,2024年香烟价格表 ,香烟排行榜, 香烟品牌大全,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